中医调情志理念在消化疾病诊治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等因素,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所承受的生理、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身心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临床与情志相关的诸多疾病与功能失调症候群也日渐增多,精神、心理失调人群(心身疾病者)也在扩大,可以各种不同的躯体不适为症状表现,而胃肠消化功能紊乱失调即是其中较多发的一类,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喷门、幽门痉挛、肠易激综合征、神经性厌食或多食、神经性呕吐、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这些疾病症状多,复杂,症状轻重与体征不相吻合,患者往往伴有情绪焦虑和/或抑郁,而自己难以抑制,治疗效果随情绪波动较大,甚至久治不愈,对患者困扰较大。 脏腑功能的失调也容易招致某种精神情志的变化。人是一个立体的,社会的个体,各人因自身身体因素,心里个性特点不同,生活工作环境影响,自身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及信仰的不同,精神刺激的反应表现也不尽一致,故临床表现纷繁多样,部分患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相关的专科检查不能明确找到诊断疾病病灶的依据或相关检查提示疾病轻,在临床诊疗中如对这类患者仅只针对专科疾病进行诊疗,往往起效慢,疗效差,而我们在消化病治疗实践中,用中医“调情志”理论的指导,关心,体贴,理解,开导,安抚患者,教会患者克服不良情绪的一些方法,必要时请专科医师指导配合应用抗焦虑、抗抑郁等精神类药物,让患者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正常生活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介绍。
消化疾病 调情志理念 中医诊治
曹艳萍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651-652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