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酸与棕榈酸不同配比对鹅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
本实验以四川白鹅(Anser cygnoides)原代肝细胞为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油酸和棕榈酸(摩尔比分别为:3∶1、2∶1、1∶1、1∶2和1∶3)诱导鹅肝细胞体外变性,测定油酸和棕榈酸诱导鹅肝细胞24h、48h、72h和96h的细胞活性、三酰甘油(TG)含量及脂滴形成的情况。研究发现:当油酸和棕榈酸的摩尔浓度比为2∶1时,细胞活性变化不大,且脂滴沉积明显,细胞内TG显著增加;而其他组细胞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特别是在油酸和棕榈酸摩尔比为1∶2和1∶3时,细胞活性降低,且细胞内TG含量增加不明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还会减少。结论:本实验表明,油酸和棕榈酸的摩尔浓度比为2∶1时,对细胞活性影响不大,且胞内TG含量显著增加,适合构建鹅肝细胞体外变性模型。
四川白鹅 油酸 棕榈酸 脂肪酸添加 肝细胞脂肪变性
潘志雄 王继文 唐慧
四川农业大学畜禽品种资源发掘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雅安 625014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937-941
2009-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