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阳痿辨证论治古今谈

古代医家论治阳痿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多处论及阳痿,唐宋金元时期已有补肾壮阳和清利肝经湿热的方剂。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完善了阳痿的辨证论治,清代医家韩善徵倡导滋阴治疗阳痿,纠正温补滥用的时弊。秦国政统计过古代医家论治阳痿的方法,单纯治肾的占43.24%,治肝的5.4%,治脾的2.7%,分因论治的占48.65%,分因论治的类型有24种,但仍以命门火衰(包括肾阳虚寒)最为常见,故而古代医家有91.89%的人重点从肾论治阳瘘。现代中医对阳痿的辨治有所发展创新:曹开镰辨治分六型,而应用范围却极为广泛。通过自办或联办的医疗机构长期大规模应用其协定处方回春汤1-6号,通过国际中医男科进修班医师国内外推广应用,通过曹开镛中医男科专家诊疗系统软件和互联网及国际国内中医男科学术会影响中医男科同道,使用其法造福更多的国内外患者。徐福松以虚实为纲各统三型的方法也方便于临床掌握应用。虚则治肾,统阴虚火旺、命门火衰、心脾两虚三型;实则治肝,统肝郁不舒、湿热下注、血脉淤滞三型。王琦倡导“阳痿从肝论治”,推动了中医学术发展,也拓宽了临床治疗的思路,细分则有肝气郁结、肝气横逆、肝经湿热、寒凝肝脉、肝血虚、瘀血阻络六型。何松林集古今医家经验,将从五脏辨治阳瘘归纳为20个证型。从肾论治分网型,从肝论治分五型,从脾论治分四型,从肺论治分三型,从心论治分四型,可供临床全面掌握应用。愿中医辨治阳痿的方法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阳痿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 临床应用

季科夫 季久华

贵州黔两南州人民医院,562400

国内会议

2009世界中医男科学术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三届男科学术大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男科学术大会 国际中医男科学会第五届学术大会

成都

中文

18-20

2009-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