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传统理论概述
中药炮制是一个特色学科,古老而年轻。最早在汉代就有关于炮制理论的论述,至清代已经很全面,并成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炮制的传统理论一直在指导着中药炮制的生产和临床应用。 《修事指南》的炮制论概括了其重要性和基本制法:“药有生熟,制有修事,乌得卤莽决裂,概言咀片可用也。近世用药,畴无修治,惜不得其传。曷不思药草创于神农,炮制始于雷敩,若不宗神农本经,安知药草之精良,不遵雷教修事,安知炮制之真妙也。夫药性出自本草,炮制亦出自本草,使夫本草参彻,何愁药性不灵,炮制不效耶,其不效者,皆由炮制之不的,始于后人谬撰汤头药性,托名雷公炮制,及检阅斯书并无炮制之说,以致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予因检本草,知雷公始创制度,时珍辈增补修事,有时以物制药者,有时以药制药者,有时以热药而制冷药者,有时良药而制毒药者,有时润药而制燥药者,有时缓药而制烈药者,有时霸药而制良药者,有时泻药而制补药者,有时补泻良霸而各制者。”本文重点论述了中药炮制的传统理论,如七情相制论、净制理论、切制理论、贮藏理论、炭药止血理论、中药制药论、中药生熟论、辅料作用论。
中药炮制 传统产业 临床应用 理论体系
贾天柱
辽宁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药效提高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交流研讨会
上海
中文
1-5
2009-03-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