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家蚕乙酰胆碱酯酶基因(Vm-ace1、Bm-ace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家蚕乙酰胆碱酯酶基因(Bm-ace1、Bm-ace2)。序列分析表明:Bm-ace1的ORF包含碱基2025 bp,编码683个氨基酸,推导其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为76.955 kD,等电点(pI)为6.36;Bm-ace2的ORF包含碱基1917bp,编码638个氨基酸,推导其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为71.675 kD,等电点(pI)为5.49;Bm-ace1和Bm-ace2均具有乙酰胆碱酯酶基因(ace)的特征性区域。进化分析表明:Bm-ace1(ABY50088)和来源于中国野桑蚕的Bmm-ace1(ABM66370)的同源性最高,达99.71%,Bm-ace2(ABY50089)和来源于中国的Bm-ace2(NP_001037366)的同源关系最近,为99.84%。利用半定量PCR方法,研究了Bm-ace1和Bm-ace2在家蚕血液、脑、中肠、脂肪体和丝腺组织及幼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Bm-ace1和Bm-ace2在家蚕的脑和脂肪组织中大量表达,Bm-ace1在其他组织中也表达,但表达量较少;从1龄到5龄Bm-ace1和Bm-ace2的表达量都存在由高到低再高的表达特点,Bm-ace1的表达量略高于Bm-ace2。为深入研究家蚕对有机磷农药的抗性机制打下基础。

经济动物饲养 家蚕 乙酰胆碱酯酶基因 基因表达 基因克隆 进化分析

李兵 王东 王燕红 赵华强 沈卫德

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江苏省苏州市,215123

国内会议

第六届博士生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501-511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