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和MRI在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及高场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通过采用水充盈技术,应用螺旋CT和高场强MR对30例临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和1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行螺旋CT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研究正常胃壁的分层结构的显示和进展期胃癌胃壁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影像学表现,由两位高级职称医生采用双盲法阅片,对患者进行术前螺旋CT和MRI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一致性检验,用Kappa值作为评价一致性程度的指标。 结果:①10例正常胃壁中,螺旋CT显示三层结构的为2例;MRI显示单层者有9例.显示2层者有1例,T1WI、T2WI均表现为均匀的等信号,其中T1WI反相位上胃壁周围可见宽度恒定的低信号带。②胃癌的T分期的判断:30例胃癌SCT及MRI的T分期术前判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42,0.845),相应的p值均小于0.01,胃癌T分期SCT及MRI的判断同术后病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SCT及MRI判断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3.3%(25/30),90.O%(27/3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Fisher’s确切概率检验,P=0.706)。 SCT及MRI判断T2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7.8%(7/9),88.9%(8/9);T3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4.6%(11/13),92.3%(12/13); L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7.5%(7/8),87.5%(7/8)。③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本组资料30例患者中经术后病理证实有16例伴淋巴结转移。SCT扫描正确诊断12例,其准确率为75%。其中漏诊3例,2例淋巴结转移直径约3mm未检出,分别位于胃大弯侧及胃小弯侧,1例转移淋巴结位于幽门上区,与邻近结构解剖关系难以区分,未被诊断;误诊1例,直径因大于8mm,且中度以上均匀强化,术后病理证实为炎性肿大。MRI扫描正确诊断了9例有淋巴结转移,检出的淋巴结分布在胃小弯侧及腹主动脉旁区域,诊断准确率为52.3%。④远处转移的判断:本组资料中术后病理证实5例发生远处转移.2例肝转移,2例腹腔转移,1例卵巢转移。SCT准确判断了其中4例,1例为网膜多发转移结节,SCT无显示而被漏诊,判断远处转移准确率为80%。而MRI检查此5例转移均正确判断,判断远处转移的准确率为100%。 结论:本组资料结果显示:MRI对胃癌T分期的准确性略高于螺旋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来说,螺旋CT准确性略高于MRI,对胃癌腹膜转移的病例,MRI的显示优于螺旋CT。因此,MRI以其多平面及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将与螺旋CT在评价进展期胃癌分期方面进行互补,并随着腔内表面线圈的应用,必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途。
术前TNM分期 胃癌 淋巴结转移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李健丁 张瑞平 李华兵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暨国际磁共振学术会议(ISMRM)、山东省第十五次放射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16-20
2006-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