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IU)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男8例,女12例。年龄9-54岁,平均35岁。全部有MRISE序列平扫,10例有TOF法静脉MRA,3例有MR/Gd-DTPA增强;13例有平扫CT对照。急性期(<1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3例;亚急性期(1-2周)13例,慢性期(>2周)4例。结果: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MRI SE序列扫描确诊19例,1例急性期早期MRI平扫漏诊.后经MRA确定。13例CT平扫均未能确定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MRI信号复杂.T1WI呈低、中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亚急性期呈短T和长T2信号表现典型;慢性期由高信号到低信号,最后血栓吸收-静脉窦再通。MRA表现为静脉窦闭塞或静脉窦内充盈缺损。结论:MRI和MRA是诊断和随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优于CT,可替代有创伤性的DSA检查。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程敬亮 杨运俊 任翠萍 李树新 张焱 赵艺蕾 张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MRI室 河南 郑州 450052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暨国际磁共振学术会议(ISMRM)、山东省第十五次放射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346-349

2006-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