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统计预报方法研制

本文用1996-2002年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强度以上样本建立了一个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的统计预报方法。该方法在气候持续法的基础上,考虑了当前时刻的海温状况和天气因子,以及热带气旋未来可能所在区域的海温状况。将西北太平洋分为三个海区,即东海、南海和远海海域,分别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预报方程。热带气旋发展潜势因子、距离因子为所有预报方程选入,是预估西北太平洋强度变化时所必须考虑的因子。除以上两个因子外,不同海区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显著因子是不同的,垂直切变因子是影响华东海区TC强度变化的重要因子,500hPa高度中心值与环境平均差,风暴移速的纬向风量则是影响华南海区TC强度变化的重要因子,而前12(或18)小时强度变化、TC中心经度则是影响远海区域TC强度变化的重要因子。采用2004、2005年的个例进行独立样本检验,12、24、36、48、60、72小时预报的平均绝对预报误差分别为3.0m/s(441)、4.6m/s(411)、6.0m/s(365)、6.8m/s(338)、7.3m/s(303)、7.7m/s(267)(括号内为预报次数),相对气候持续性方法有一定的预报技巧,尤其是较长预报时效的预报及当前强度为强热带风暴等级样本的预报。
气象预报 热带气旋 气旋强度 大气环流
陈佩燕 余晖
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27-242
2006-09-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