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高标准才能高质量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示我们:“质量第一是重大政策”。要提高产品质量,就应抓综合治理,而抓综合治理,首要的问题就是抓标准。俗话说,“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尺度,是组织生产的规范,是确定价格和交货的依据。无标准是自然经济的标志。低标准是迁就落后,满足现状。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促使产品质量的迅速提高。 多年来,我国主要是依靠专业部门、生产企业制定工业产品标准,过分迁就落后的生产状况,过多照顾较差的工厂要求,基本上是就低不就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过去,由于推行的是计划经济政策,“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企业即使按低标准组织生产,其产品仍不须担心无销路。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卖方市场已基本转化为买方市场。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靠质量谋求发展,势必没有出路。 目前,我国现行的很多标准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标准水平低,对企业没有压力,推动力差,已成为当前我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位专家说得好,“谁掌握了标准,谁就占有了市场”。当今时代是全球经济时代,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商品陆续进入我国市场口我们的产品若老是延用低标准进行生产,不要说打入国际市场,就连自家门口的市场也难以保住口。 整顿经济秩序,加强综合治理,迅速提高标准水平,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经济秩序 国际市场 标准水平 质量管理
何世立
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196-197
2006-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