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法氯乙烯聚合釜搅拌试验分析
目前国内聚氯乙烯生产多采用悬浮法,也有的采用乳液法,很少采用本体法。因本体法聚合工艺发展较晚,国内只有个别厂家掌握其生产工艺。目前国际上本体法氯乙烯的生产能力约占聚氯乙烯总生产能力的7%~8%。本体法生产氯乙烯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设备少、基建投资较低、公用工程消耗少、产品颗粒状态和制品性能好的特点,因此具有很高的技术开发价值和市场生产潜力。氯乙烯本体聚合生产工艺是法国圣-戈班公司(PSG)首先工业化的。本体法氯乙烯聚合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预聚合,然后再聚合。氯乙烯单体送人预聚合釜,在引发剂作用下,约二十分钟时停止聚合反应,生成部分聚氯乙烯,氯乙烯转化率7%~12%。以此为种子送入聚合釜,补充加入氯乙烯单体和引发剂,45~60℃继续聚合8小时左右反应结束,氯乙烯转化率达到60%~70%左右。未反应的氯乙烯经冷凝返回VC储槽,生成的PVC树脂经振动筛后包装出厂。本文通过搅拌冷模试验,研究预聚釜和聚合釜的琐拌特性和流动状态,并应用激光测速仪研究聚合釜的搅拌流场特性,便可以运用搅拌放大准则,开发设计本体法氯乙烯聚合釜。
本体法 聚合釜 聚氯乙烯 制品性能 流场特性
史文藻 宋巧梅
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内会议
吉林
中文
70-71
2006-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