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南星科民族药的组织培养与持续利用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从生活和劳动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利用野生植物和与疾病作斗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医药知识.这些药用植物及与之相关联的传统民间知识,是极其宝贵资源、财富和文化遗产,能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和人类健康的维持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由于有的药用植物繁殖系数低,用种量又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有的种类长期靠无性繁殖的方式繁衍后代,容易感染病毒且在个体内逐年积累,致使其品质下降;有的种类由于人类的过度采挖以及对原产地生境的破坏等因素,导致了一些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发掘出新用途的种类就已经濒危、灭绝;有的种类由于资源量的锐减而需从国外进口,以弥补医药原料的不足.随着民族民间传统药用植物的减少,与之相关的传统知识也将流失和消亡,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采用组织培养方式大量繁殖药用植物的技术,对于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其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培养能在短时间提供大量稳定一致的、不带病毒的种苗,可以广泛应用于民族药的繁殖和GAP种植.本文在收集天南星科民族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其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并将其保存于离体种质资源库.这样,不仅能解决野生药物资源再生困难的问题,还能为深入研究和持续利用它们提供技术上的可能.
天南星科 民族药 组织培养 可持续利用 种质资源 野生药物资源
程治英 龙春林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
南京
中文
161-166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