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药用植物资源

贺兰山地处温带暖温带草原与温带暖温带荒漠的交界处,位于东经105°21”~106°20”和北纬38°07”~39°30”之间,是一条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山脉.山体长约200 km,最宽处达30 km.山地多断层和悬崖陡壁,沟壑纵横,山脊海拔一般在2 000~2 500 m之间,最高峰达3 400 m,坡度在25°~40°之间.由于深处内陆,受蒙古高压气流的影响,西北受寒风袭击,而东南又有秦岭、六盘山和子午岭的阻挡,湿润的海风难以进入,因而气候寒冷、干燥,温差较大,风沙多而雨量少。以分水岭为界,西坡为内蒙古所辖,土地面积约7.33万hm2。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贺兰山西坡,约在东经105°45”~106°5”和北纬38°21”~39°8”之间。贺兰山西坡维管束植物共有70科、248属、511种。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色的生物多样性,贺兰山长期以来一直被广大生物学家所关注,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多。然而,除初步研究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物旅游资源外,从植物资源学的角度专门研究贺兰山其他野生植物资源的工作却很少。 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医药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药学吸收藏医、汉医及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临床特点的民族传统医学。内蒙古野生高等植物共有2 781种,包括苔鲜植物511种、藤类植物62种、裸子植物23种以及被子植物2 185种《内蒙古蒙药材标准》收录蒙药用植物222种《内蒙古植物药志》共收录植物药1 198种,其中包括野生蒙药用高等植物490种;《中华本草·蒙药卷》收录植物药326味。本文总结初步总结了调查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药用植物资源结果。

内蒙古贺兰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蒙药 药用植物资源

苏亚拉图 赵登海 王兆锭 哈斯巴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局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

南京

中文

112-118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