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国人颈椎干燥标本进行观察,对人颈椎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数据测量,了解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 方法:对6例人类干燥颈椎标本进行观察,10例志愿者的颈椎CR片进行观察,对6例健康忠愿者的颈椎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进行观察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测量。 结果:从干燥标本可见,颈椎椎弓根主体高于横突孔外界,从CR标本可见,双斜位片显示颈椎椎弓根结构清楚,椎弓根前方同椎体的中上份相连接,后方延伸线相交于上关节突下界,椎弓根的外壁明显薄于上下壁及内侧壁。CT扫描发现部分椎弓根外壁有滋养血管孔存在,椎弓根内壁厚1.8±0.3mm,外壁0.9±0.3mm,上壁1.3±0.4mm,下壁1.4±0.4mm,椎弓根5.3±0.6mm,内径2.6±0.7mm,内倾角45.9±4.40,内壁厚于上下壁,上下壁厚于外壁。 结论:颈椎椎弓根内径小,外壁薄,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时,外壁容易穿破;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时,宜以内壁外参照,紧贴内壁顺其自然髓腔方向进钉;颈椎椎弓根主体高于横突孔外界,椎弓根螺钉穿破外壁时,椎动脉可以向外侧发生逃逸,减少损伤机会;部分椎弓根外壁有滋养血管孔存在,要注意鉴别椎动脉主干损伤与椎动脉分出的滋养血管损伤。
下颈椎 椎弓根 临床解剖学 螺钉固定 滋养动脉 椎动脉损伤
侯黎升 阮狄克 叶晓健 贾连顺 何勍 徐云科 徐成 崔洪鹏
海军总医院骨科 北京 100037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 上海 200003 海军总医院放疗科 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132-136
2006-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