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
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主要引起供血区域或器官的缺血,其严重性与急性或慢性发病、狭窄或闭塞发生的部位、阻塞程度和侧支血供的代偿能力等有明显的关系。严重者可致死亡,较轻者可无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与狭窄或阻塞部位和程度相关。发生在肢体动脉者可出现”5P”征,即无脉(Pulselessness)、疼痛(Pain)、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和运动障碍(Paralysis):发生在心脑则为心绞痛和脑卒中;肾动脉则为肾性高血压:肠系膜上动脉则为肠绞痛。本文对影像诊断的方法进行介绍,指出介入治疗主要为局部动脉内药物灌注术(溶栓、解痉或血管扩张药物等)、经皮血栓清除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应根据情况选用一种或多种技术联合应用,方可提高疗效。
动脉狭窄 闭塞性病变 介入治疗 血栓清除术 影像诊断
李彦豪 曾庆乐 王晓白
广州南方医院 华侨医院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63-69
200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