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误时间对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约有50%的死亡是在发病后≤60 min,其主要原因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因此缩短院前延误时间(PDT),及早进入治疗程序,恢复心肌血液灌注,争取时间是关键,对预防心室颤动(室颤)及猝死的发生,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AMI患者从急诊溶栓治疗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甚至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血管再通治疗中获益的概率受PDT的影响。本文观察了580例AMI患者PDT的分布及对治疗、预后、发生室颤、复苏、死亡等情况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院前延误时间 心室颤动
郭路芬 李庆祥 洪昭光 贺建华 赵冬 彭亚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100029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160-163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