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耕地保护对策研究

耕地保护是政府基于保障食物数量安全目的而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进行的干预行为。为全面了解中国的耕地保护政策,要从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谈起。为探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因,首先要对土地利用目的进行分类。随着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经过了几十年的演化过程。2007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确定的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终于形成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建设用地的分类体系逐步得到了细化和加强。本文从耕地的数量变化、耕地的质量状况、耕地的复种和开发潜力介绍了我国耕地的状况,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中国耕地保护的对策。

耕地保护 耕地复种 开发潜力 耕地质量

梁书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09年中国农村经济论坛

重庆

中文

313-327

2009-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