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基本权利保障的技术方案--基于数学思维的分析框架

理论界与实务界在基本权利保障领域侧重于定性分析,“主观性过大、确定性不够”的流弊在所难免,容易陷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困境。为了增加基本权利保障的确定性与预测性,采用定量分析法,运用数学思维建构一个操作可行的技术方案就势在必行。其主要思路有:首先,在传统三重审查基准的基础上,创立一个六重审查基准,亦即明显审查基准、合理审查基准、严格合理审查基准、中度审查基准、严格审查基准与绝对审查基准;其次,建立案件类型与违宪审查基准之间的联动机制。 该机制的主要内容:(1)厘清具体案件所包含的保障因子;(2)根据保障因子的保障分值,计算出具体案件的保障量数;(3)按照保障量数的大小,选择适用的审查基准,并据此对之进行宪法检验。

数学思维 保障因子 保障量数 六重审查基准 权利保障 联动机制

欧爱民

湘潭大学法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5

国内会议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

成都

中文

10-25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