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饮片的毒效物质基础研究
目的:通过对甘遂饮片的毒性物质及其变化追踪研究,阐释甘遂炮制解毒的物质基础及其机理。 方法:采用MTT法分析脾淋巴细胞增殖和Griess法分析大鼠腹腔巨噬细胞NO释放情况作为毒性评价指标,寻找甘遂的毒性部位及成分;采用HPLC-DAD-ESI-MS/MS技术,分析了毒性部位的二萜类化学成分并比较了甘遂醋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而通过制备液相等方法分离毒性成分,并进行了致炎毒性验证。 结果:从甘遂毒性部位中初步鉴定了12个二萜类化合物,它们醋制后含量整体下降;通过对分离得到的二萜类成分的抗炎实验,结果表明其中带有长链酯基的3-O-(2”E,4”Z-decadienoyl).20-O-acetylingenol具有较强的致炎毒性。 结论:甘遂的炮制解毒机理可能是醋制后导致了其中二萜类毒性成分含量的整体减少,尤其是带有长链的巨大戟二萜醇类化合物。
甘遂 毒性部位 二萜类化合物 炮制解毒机理 化学成分 植物药
丁安伟 束晓云 张丽 唐于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6
国内会议
贵州凯里
中文
656-662
2008-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