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7月环流结构分析
利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5年6、7月份我国降水异常期间的垂直环流结构以及100 hPa环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区位于华南、江淮或者黄淮,其对应环流垂直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6、7月,雨带位于江南南部和华南地区,低纬地区100 hPa东风气流虽已建立,但未达急流强度,其位置较常年同期偏东,东西风零线位于25°N附近,青藏高原东部至我国东南部沿海从低层至高层维持着一支大范围上升气流。当雨带北移至黄淮地区时,低纬地区东风增强到急流强度,东西风零线北移到30°N附近。此时,沿30°N剖面看,高原至东部沿海地区,低层至高层为下沉气流。雨带南压至江淮地区时,从高原至江淮地区上空又转为一支大范围上升气流,东西风零线也相应地南压至28°N附近。环流垂直结构以及100 hPa东西风零线位置都与降雨区有着比较好的对应关系。
环流结构 南亚高压 东风急流
桂海林 王秀文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195-199
2007-03-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