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一次MCC的环境流场及动力分析
利用卫星云图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6年7月2日黄河中游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黄河中游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从地面到500 hPa深厚辐合的形成,850 hPa以下对流层低层华北冷空气的南下倒灌锋生,配合对流层低层来自副热带高压西侧西南暖湿平流和500 hPa来自西风带弱冷平流的相互作用,形成有利于MCC生成发展的环流形势;MCC发生在高能、弱对流不稳定区,即: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和华北高脊后部东南风之间形成水汽通量辐合区;MCC的发生发展具有有利于多单体风暴发展和较久维持的风速切变和风向切变;高低空急流相互作用、对流层中高层经向次级环流圈的形成,成为MCC发生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机制之一。
黄河中游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环境流场 动力分析
井喜 井宇 李明娟 贺文彬
陕西榆林市气象局,榆林 7190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陕西省气象台,西安 710015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200-203
2007-03-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