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江苏西部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追踪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图和径向速度图以及FY-2C红外卫星云图分析了2006年7月20日发生在江苏西部沿江地区的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发现:这次强雷雨天气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活动的结果。对流不稳定能量、700 hPa θse高能舌的形成和锋区的分布是揭示强雷雨活动的重要特征。强雷雨从发生到结束,θse高能舌没有一个逐渐减弱的过程,而是表现为:强降雨结束后θse高能舌的高度跃过500 hPa,这是判断强雷雨结束的重要信号。在多普勒回波强度场上判断带状回波能否合并加强,基本反射率图上要寻找逆风区、风速辐合区,卫星云图上判断外流边界能否与该区域内中尺度系统相互作用,是判断强雷雨能否发生的重要指标。另外,自动站风向直接影响雨团路径。

强雷雨 中小尺度系统 外流边界

胡玉玲 谢义明 汪婵娟 史久恒 徐莎莎

江苏省扬州市气象局,扬州 225009

国内会议

2006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南昌

中文

58-62

2007-03-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