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症的发生特性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症的发生特性与预后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SAH治疗方案的优化和预后评价。 方法:对DSA明确病因的31例SAH患者的临床、常规生化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SAH常见合并症发生率、发生时间、发生程度、临床特点、变化规律。结合CT上SAH不同分部区域和DSA证实的动脉瘤部位,分析合并症与之相关性。 结果:本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83.9%,低钠血症开始发生时间为7.11±4.35天,低钠血症的最严重发生时间为9.04±4.32天。7例明确为脑血管痉挛后继发脑梗塞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低钠血症。 结论:低钠血症和脑血管痉挛两者发生呈正相关性,脑血管痉挛发生时间与低钠血症最严重发生时间吻合,出现时间多发生在SAH发病2周内。CT上SAH各分区均有低钠血症发生,但严重低钠血症以A区和D区为主。动脉瘤及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合并低钠血症无明显相关性。早期防治SAH后低钠血症和脑血管痉挛,是提高SAH生存质量的关键。
颅内动脉瘤 低钠血症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合并症 生存质量
张小龙 詹青 姜嘟嘟 顾勤 王勤鹰 余敏 柳毅刚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45-348
2006-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