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谈”文化兴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的深化农业农机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尖山农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以及职工生活都获得了巨大发展,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一部分职工已经步入了小康行列。但农场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尤其是改革以来,形成了一个误区,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比,似乎可有可无,导致当前农场文化单调、乏味。这不仅制约着农场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尖山农场党委提出了打造文化大场,实现文化兴场。 基于的考虑就是,先进文化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要素。它不仅能够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促进农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形成科学文明民风、推动农场社会全面进步,都将发挥十分突出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文化兴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新农村建设 文化兴场 农业生产 农场经济

李恩生 曲阜成

尖山农场

国内会议

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术讨论会

哈尔滨

中文

50-51

2006-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