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基本方式及其生物学意义
目的:探讨家兔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肌电活动的基本方式及其生物学意义。 方法: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第一组(n=8)为空腹组;第二组(n=8)为进食组,空腹18小时后经胃造瘘管注入50ml牛奶;第三组(n=8)为Natdi test激发实验组,静脉注射1mg吗啡和2mg新斯的明;第四组(n=8)为神经阻断组,观察记录空腹家兔肌电活动30分钟后静脉给予山莨菪硷1mg;两对钩状双极金属电极分别置于乳头及十二指肠浆膜下,使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同时记录每一组家兔SO及十二指肠肌电活动,连续记录SO肌电活动120~150min。 结果:空腹状态下家兔SO肌电表现为规律的、单发性的SPSO;进食后家兔SO肌电活动表现为规律的、间断的MASO;Nardi test激发实验后SO肌电活动表现为数个长时间、不间断的SPSO组成的肌电串;阻断神经节后胆碱能神经元后SO肌电活动规律随即消失,120分钟后SPSO逐渐恢复到空腹状态。 结论:家兔SO肌电活动存在四种基本形式,即空腹状态下SO保持一定基础紧张性的基本张力波;进食后SO开始蠕动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蠕动波;Nardi test激发实验后SO处于持续关闭状态的痉挛波;阻断神经节后胆碱能神经元后SO处于松弛状态的舒张波。提示SO并非仅仅存在“非开即闭”两种形式。这对今后有关SO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oddi括约肌 神经电生理 胆碱能神经 载体实验 肌电活动
李虎城 董家鸿 胡志安 李智华 陈飞 刘吉奎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8-122
2006-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