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脾动脉化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解决门脉高压症向肝血流减少、肝代谢功能下降及侧枝循环压力过高、静脉曲张等问题,对丝线栓塞性门脉高压模型犬进行门静脉脾动脉化+完全门体分流PACS手术和传统SRS手术、PCDV手术的治疗比较研究。分别观察不同术式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制备门脉高压动物模型;PCDV组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SRS组采用牌切除,远端脾肾分流术;PACS组采用脾切除、门静脉-脾动脉吻合、门静脉-腔静脉吻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治疗前后的入肝门脉血流、压力、入下腔门脉血流、压力;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血流方向、门静脉侧枝循环和血栓形成的情况,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PVP)。 结果:PCDV组术后PVF下降17%,PVP下降5%,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7%;SRS组术后PVF下降51%,PVP下降50%;PACS术后向肝PVF上升至原来的180%,向肝:PVP上升至原来的196%,门静脉入下腔门脉血流量增至原先的130%,门静脉入下腔门脉压力保持低压,约为原先的45.5%,相对于传统手术SRS或PCDV的门脉PVF和PVP冶疗结果均具有极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 结论:PCDV术后门静脉高压瘀血状态并无明显改善,胃粘膜瘀血加重,复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威胁依然存在;SRS术后PVF减少和PVP均有显著性下降,门静脉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肝脏血供术后仍然受到很大影响;PACS手术成功率较高,手术死亡率等同SRS手术,可同时提高入肝血流和降低侧枝压力,是一种值得尝试和进一步研究的新手术方法。
门脉高压症 手术治疗 门静脉动脉化 完全门体分流 血流动力学
曹罡 杨文彬 黎一鸣 秦兆寅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 71000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5-198
2006-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