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尿激酶溶栓禁忌证患者的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有尿激酶(UK)溶栓禁忌证患者的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治疗方法,分析疗效和预防出血性并发证的意义. 方法:对25例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OASIS导管流变溶栓10例,AMPLATZ血栓消融导管(AmplatzThrombectomy Device,ATD)浸软溶栓术6例,基因重组型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hogen activator,rt~PA)导管溶栓术3例。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加小剂量UK导管溶栓术6例。 结果:25例血栓部位为髂动脉3例,股动脉20例,胭动脉1例,股动脉、胭动脉、胫前胫后动脉及足部动脉广泛血栓形成1例。治疗前20例血管狭窄率80%~90%,5例血管狭窄率95%以上,ABI平均0.7.术中完全再通16例,治疗后血管腔平均复通率95%,9例术后留置导管继续灌注rt~PA或小剂量UK溶栓后,5例达到完全再通,2例并发消化道出血,2例坏死平面继续上升病情恶化死亡.长期随访有效率为86.4%. 结论:采用机械性祛栓及rt~PA溶栓治疗能够快速地祛除下肢动脉血栓,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小剂量UK溶栓对有消化道溃疡和80岁以上患者仍然会发生出血性并发症,应避免使用.

下肢动脉血栓 介入治疗 尿激酶溶栓禁忌证 临床疗效

虞希祥 司同国 南忆 陈善锡 黄林芬 冯晓峰 潘小慧

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瑞安)介入科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布-加综合征专题、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研讨会

徐州

中文

211-217

2006-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