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蜜蜂细菌性幼虫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2005年早春,在浙江部分地区出现了一种严重的蜜蜂细菌性幼虫病,该病导致蜜蜂幼虫颜色发黄,失去光泽;严重时幼虫死亡腐烂。从10批发病死亡幼虫样品中,分离得到并保存了5类纯培养物。通过蜂群接种试验和实验室人工培养的幼虫接种,确定L2菌株能引起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且能从接种发病的幼虫上再次分离到相同菌株,证明L2菌株是该蜜蜂细菌性幼虫病的致病菌。进一步对分离到的该致病菌从发病特征、病原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序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属于肠球菌属的屎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不是目前报道的任何一种已知蜜蜂细菌性幼虫病的病原。
蜜蜂细菌性幼虫病 病原鉴定 屎肠球菌
戎映君 苏松坤 陈集双 陈盛禄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杭州 310029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杭州 310029 浙江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杭州 310018
国内会议
四川眉山
中文
64-72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