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印度尼西亚9级大地震前的潜热通量异常
本文研究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海岸发生的9级大地震前后地球表面潜热通量的时空演化过程,发现:(1)在印度尼西亚9级大地震前,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出现了显著的潜热通量异常;(2)地震前最大的潜热通量异常出现于缅甸小板块中段俯冲带上,这里正是地震破裂带的中部,也是余震集中的区域;(3)异常发展具有由弱到强、由零散到集中的过程,异常开始出现在缅甸小板块张性东边界及其东侧海盆,然后向压性西边界(即海沟俯冲带)和印度洋发展,地震后潜热通量异常消失。震源系统是一个耗散系统,地震前应力增强使系统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加剧,提高了海面和大气之间水、热交换的速率,这可能是导致潜热通量异常的原因。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 潜热通量异常 海啸 卫星遥感
陈梅花 邓志辉 杨竹转 马晓静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24
2006-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