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徙置边疆民族于塞内之政策
从汉景帝时代开始,汉朝政府间中安置归附之边疆民族于塞内缘边诸郡。境外之蛮夷成为境内之居民,盖有二途:其一,汉开拓疆土,新开疆土之原住蛮夷亦成郡县之百姓,如汉开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原居其地之羌、氐、匈奴。其二,境外蛮夷来降,汉廷徙置于塞内。东汉徙南匈奴于西河、朔方、五原、上郡、云中诸郡,其事最为明显。外族徙入北边、西北边诸郡,造成此地原来之居民外移,纳税服役之户口大减。此地诸郡东汉之户口约为西汉户口之一半,甚至有少至5%以下者.如西河郡东汉户口为西汉户口之百分比。户数为4.18%,口数为4.13%。此区域诸郡所领县数从西汉之567县减为392县,大减三成。
汉朝政府 边疆民族 徙置塞内政策
廖伯源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62-85
2006-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