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中央区胶质瘤相邻的皮质脊髓束状态的评价及其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DTI)纤维束成像在评价中央区胶质瘤相邻的皮质脊髓束的状态及其在指导临床手术中的价值. 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脑中央区占位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胶质瘤及术后病理证实的患者36例,术前随机分为实验组16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术前行常规磁共振及DTI序列扫描,对照组仅常规磁共振扫描.实验组行DTI序列扫描后,采用连续追踪法对皮质脊髓束进行追踪,对患侧皮质脊髓束的状态(推移、浸润或者破坏)进行评估,同时结合常规共振扫描结果设计出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对于皮质脊髓束被推移的患者,术中注意保护,避免手术损伤.对于皮质脊髓束被局部破坏的患者,术中注意保护未被侵犯的纤维束,而对被侵犯的部分加以扩大切除.对于皮质脊髓束被完全破坏的患者术中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对照组仅根据常规磁共振扫描结果设计出手术人路及切除范围.采用Pearson检验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肿瘤全切除率以及术后的致残率进行分析. 结果: 16例实验组病例中,手术全切肿瘤12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有1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术后出现神经功能加重的2例;20例对照组手术全切肿瘤11例,部分切除9例,术后有3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10例出现神经功能加重.统计学分析显示肿瘤全切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术后致残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 结论: 纤维束成像技术能够清楚的显示脑中央区胶质瘤与皮质脊髓束的位置以及皮质脊髓束的被侵犯的程度,有助于设计出合理的手术人路及切除范围,有利于保护未被侵犯的纤维束,最大程度的切除肿瘤,减少术后的功能缺损.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成像 胶质瘤 外科手术指导 皮质脊髓束 神经功能

费小瑞 牛朝诗 王昌新 刘影 丁宛海 计颖 凌士营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影像科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

南宁

中文

389-392

2009-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