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进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和髋关节翻修手术,以及病人寿命的延长,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fic femoral fractures,PFFs)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Mayo临床中心对1989-1993年间所作的全髋翻修术进行原因分析,发现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已超过脱位和感染,成为继松动之后的第二大病因。回顾性分析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FFs的发生率为0.1%-21%,最大样本报道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FFs的发生率为1%,翻修术后为4%。因此类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且又有假体的存在致使骨折处理的难度增大。现就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综述如下。1 原因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很多在术前存在骨质疏松现象,如高龄、类风湿性关节炎、Paget病、长期口服激素等使局部骨量下降、骨皮质变薄;或骨软化症、骨生成障碍,这些均成为术中发生股骨骨折的高位因素。局部因素包括股骨干陈旧性骨折、既往有股骨近端截骨矫形手术病史、先天性股骨发育异常,以及假体置换术后发生的骨溶解、骨吸收现象、局部骨质缺损、假体周围感染等。
髋关节置换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髋关节翻修手术
童培建 吴俊生 肖鲁伟
浙江省中医院(310053) 浙江省中医院(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310053)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99-301
2008-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