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检查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应用——附100例临床结论分析
目的:通过对100例肩关节检查结果分析,讨论临床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在肩袖损伤诊断上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100例疑似肩袖损伤的理学检查结果和MRI检查结论,结合20例小切口开放肩袖修补术所见,探讨理学检查方法和MRI检查在肩袖损伤诊断上的应用。 结果:共对100例疑似肩袖损伤Constant评分值小于70分的病例进行常规MRI检查,其中77例检查结论提示肩袖损伤(肌腱炎或肌腱断裂)。7例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8例肩锁关节炎,8例MRI检查无明显影像学异常,临床诊断为”凝肩”。对20例肩袖损伤进行手术治疗,以术中所见为标准,分析术前不同理学检查方式和MRI检查在诊断肩袖损伤上的作用。发现所有体检方式在诊断肩袖断裂与否上特异性差,P大于0.05,而MRI检查特异性好,P小于0.05。 结论:常规:MRI检查在肩袖损伤诊断上起着重要作用,理学检查在肩袖损伤的诊断上灵敏度高,特异性差。结合MRI检查可以提高肩袖损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肩袖损伤 临床诊断 核磁共振检查 肩关节
李豪青 吴晓明 张贵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085)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02-306
2008-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