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重症肌坏死(气性坏疽)的防疫与感染控制
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8.0级,烈度11级的特大灾害性地震,许多建筑成了一堆废墟,救援生命成了重中之重。成都市距震中汶川映秀镇直线距离约80公里,而震后被长时间埋压在废墟下的受伤者,由于生命体征的极度虚弱,加上环境恶劣,受伤肢体长时间被挤压血循环受阻,导致肢体缺血坏死,许多伤者或截肢获救,或成功获救后发现伤口被细菌特别是厌氧菌(主要是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危及生命,不得不截肢,给伤者的生理和心理留下了严重的创伤。梭菌性肌坏死(即气性坏疽)是由产气荚膜梭菌(CP)等所引起的肌坏死,是一种发展迅速,预后较差的厌氧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梭菌、败毒梭菌、梭状梭菌、溶组织梭菌等,多为混合感染。 本文探讨了地震灾后重症肌坏死(气性坏疽)的防疫与感染控制情况。
重症肌坏死 防疫对策 感染控制 地震灾后
张砺 王晓蕾 李学春 沈伟 李晋蜀 王次林 谢永琼 代玉
成都市儿童医院 610017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6-8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