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BrdU标记SD大鼠菌状乳头味蕾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味蕾外周上皮细胞在味蕾细胞更新中作用。 方法:2周龄SD大鼠腹腔内注射BrdU,分别在给药2h、1d、3d、5d、8d、11d、14d后过量注射戍巴比妥处死。切取舌体前份,浸泡固定,石蜡包埋,4 μm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rdU阳性细胞,光镜下观察各实验组味蕾内及其外周上皮细胞阳性细胞分布情况,分析味蕾外周上皮细胞及其相邻的味蕾细胞两者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在标记的早期,BrdU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的味蕾细胞;在标记中期,味蕾中间可见到较多的阳性细胞。随标记时间延长,味蕾内BrdU阳性细胞逐渐增多,并从味蕾外周向中间迁移。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给药8h后,味蕾外周上皮细胞BrdU阳性率高于味蕾细胞,两者问差异有显著性。味蕾外周上皮细胞呈BrdU阳性者,其相邻的味蕾细胞具有较高的BrdU阳性率,提示周边的味蕾细胞可能由味蕾外周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讨论:味蕾由处于各种不同分化阶段的味蕾细胞组成,味蕾细胞可能来源于味蕾外周的舌背粘膜基底层细胞。

BrdU标记 菌状乳头 味蕾细胞更新 免疫组织化学 舌背粘膜基底层细胞

廖贵清 梁玉洁 李传真 李清 苏宇雄 刘海潮 李金 王勤 区德明 张同韩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广东 广州 510055

国内会议

海峡两岸2008口腔癌诊治与修复重建新进展研讨会

厦门

中文

61-66

2008-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