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表浅病变的内镜治疗——EMR/ESD
消化道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B)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已成为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并且能够对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EMR最初为粘膜剥脱活检术,主要用于常规活检难以确诊的病变或对肿瘤浸润深度难以估计的病例进行大块活检的方法,后来逐渐应用到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切除。近年来,内镜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多新的内镜下治疗器具不断开发,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就此发展而来。ESD是在EMR的基础上使用内镜下专用高频电刀及其它辅助设备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切割、剥离的一项新技术。ESD术扩大了EMR术治疗的适应症范围,较高的整块切除率减少病灶残留及复发,达到对早期消化道肿瘤根治性切除。本文探讨了消化道表浅病变的内镜治疗方法,效果及对未来的展望。
消化道内镜 消化道表浅病变 内镜治疗 黏膜切除术
梁玮
福建省消化内镜中心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暨消化内镜新进展学术会议暨福建省第六届消化内镜学术会议
福建武夷山
中文
45-47
2008-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