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肺栓塞靶向尿激酶免疫脂质体溶栓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在兔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模型上观察以抗纤维蛋白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DDmAb)为靶向装置的血栓靶向尿激酶(urokinase,UK)免疫脂质体(Liposome,Lip)的溶栓效果。 方法:以反相蒸发法制备尿激酶脂质体,戊二醛交联法连接尿激酶脂质体和抗DDmAb,制成尿激酶免疫脂质体;采用自体血栓栓子颈静脉注入法建立兔PE模型;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TBS缓冲液阴性对照组、15万IU/kgUK阳性对照组、3万IU/kg尿激酶脂质体组和3万IU/kg免疫脂质体组4组,每组8只,通过观察右心室压变化及残留栓子情况比较各组溶栓效果。 结果:所制得脂质体大小较一致。右心室压在PE模型建立后升高,溶栓结束时,TBS组下降轻微,UK组和3万IU/kg免疫脂质体组降到与正常近似(P=0.459,0.879),3万IU/kg尿激酶脂质体组情况居于TBS组和UK组及3万IU/kg免疫脂质体组之间。UK组及3万IU/kg免疫脂质体组栓子溶解最充分且残留栓子数近似(P=0.630),3万IU/kg尿激酶脂质体组栓子部分溶解,TBS组栓子未溶解。UK组的心、肝、肾组织明显出血,其它组内脏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 结论:尿激酶免疫脂质体治疗肺栓塞的尿激酶用量仅为单独应用尿激酶的1/5即达到相似的溶栓效果,且副作用减少,以血栓靶向尿激酶免疫脂质体(UK-Lip-DDmAb)进行靶向溶栓可能是PE的一种理想溶栓方式,疗效好且安全。

肺动脉血栓栓塞 尿激酶脂质体 靶向溶栓 动物实验 疗效评价

吕翠平 杨慧 董小黎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研讨会

西宁

中文

43-46

2008-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