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基因漂移的研究
田间生殖隔离状态下,将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种植在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周围,按固定距离收获。每年对种植中一部分实施喷施高剂量草甘膦进行鉴定筛查,另一部分收获留待下年继续鉴定筛查。对每年连续筛查中存活植株提取DNA,进行对目的基因CP4 EPSPS的PCR检测。 初步判断在监测的3年时间内没有发现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通过风媒介使花粉传播对田间大豆及其近缘种野生大豆产生明显的基因漂移。在有大量虫媒存在的情况下,RRS有可能通过虫媒介花粉传播使抗性基因漂移到栽培大豆,但是漂移频率很低,只有0.05%,漂移距离为70cm。
抗草甘膦大豆 传播媒介 基因漂移 花粉传播
刘琦 李希臣 刘昭军 雷勃钧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86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84-87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