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氮效率玉米干物质形成及氮素营养特性差异研究

先玉335的氮素利用率、氮素农学效率及氮素偏生产力均高于吉单535。为揭示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为因不同氮效率品种进行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开展了2个氮素供应水平(N0和N180)下,2个玉米品种(氮高效品种先玉335及氮低效品种吉单535)干物质形成与氮素营养特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氮高效品种先玉335在氮素胁迫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耐低氮能力,表现为N0处理中其生物量及吸氮量均显著高于氮低效晶种吉单535的N180处理。施氮显著增加了先玉335收获总干物重及总氮量,而吉单535中收获总干物重和总氮量虽有提高,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另外,两品种籽粒中的碳有85.6%-97.6%来源于粒重形成阶段叶片的光合作用,仅2.4%-14.1%源于抽雄前营养体的碳素的转移。先玉335籽粒氮素来源更多依赖于生育后期根系供给,占籽粒氮量的45.4%-59.3%;而吉单535籽粒的氮素来源则以生育前期营养体的氮素转移为主,占籽粒氮量的65.5%-67.9%。

氮素利用率 玉米 干物质积累 氮素转运 营养特性

李文娟 何萍 高强 金继运 侯云鹏 尹彩霞 张国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吉林省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春 130118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长春 130124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

长春

中文

385-388

2008-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