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植高产条件下玉米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及其产量关系分析
以先玉335为材料,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玉米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积累变化与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玉米叶、鞘、茎中可溶性糖的平均百分含量,不同生育时期均是茎秆>叶鞘>叶片,雌穗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平均百分含量的大小顺序是:籽粒>苞叶>穗轴。密度主要通过影响穗数来影响产量,在提高密度的基础上,提高穗数,稳定千粒重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玉米 植株密度 可溶性糖 籽粒产量
陈传永 侯玉虹 李刚 朱平 董志强 赵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161 吉林省柳河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柳河,135300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公主岭,136100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46-150
2008-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