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病媒生物监测分析与防治探讨
目的:了解宜春市中心城区四害种类、密度分布及消长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鼠夹法,蟑螂监测采用粘捕法,蚊类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连续3年动态监测。 结果:鼠的年平均密度为1.56%,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66.2%;蚊的年平均密度为22.89只/人工小时,致倦库蚊为优势蝇种,占71.15%;蝇的年平均密度为9.49只/笼,家蝇为优势蝇种,占66.5%;蟑螂年平均密度为0.65只/张,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73.44%。 结论:蚊、蝇的防治应主要实施环境整治、清除孳生地的综合治理措施。鼠、蟑螂的防治应在春秋两季加强卫生宣传,治理环境和化学药物并举。重点防治地区为农村、绿化带、宾馆、餐饮店、农贸市场和居民区。
密度监测 病媒生物 生物监测 生物防治 四害种类 环境整治 孳生地
文尚春 宋万蝉 冷光才
宜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 宜春 336000
国内会议
张家界
中文
133-135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