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学再评价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病,在美国每年发病人数在50万左右,我国每年发病人数尚无精确统计。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青壮年多继发于手术、外伤后,而在中老年人中无明确诱因者,即原发性者占有较大比例。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做出DVT的初步诊断并不难,但是,临床诊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影像学检查,包括血管造影、超声、MRI、ECT对DVT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经导管静脉血管造影使DVT的诊断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本文对深静脉解剖、DVT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经导管逆行下肢静脉血管造影等内容进行简述,笔者建议,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颈静脉途径插管,首先行肺动脉造影,明确有无肺动脉栓塞,继而行健侧骼静脉和下腔静脉造影。观察下腔静脉内有无血栓,对于发现肺动脉栓塞和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的患者,及时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而后再对骼股静脉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溶栓治疗。

深静脉血栓 影像学诊断 腔静脉滤器 溶栓治疗

祖茂衡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北京

中文

182-184

2008-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