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儿童血、发铅浓度及同位素比值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血、发铅同位素比值的指纹特征,为寻找人体可蓄积性铅源做数据积累。 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城市和农村儿童各14名,男女各半,用ICP-MS测定其血样及发样的铅浓度及同位素比值。 结果:1、发现城市和农村儿童的血铅同位素比值不同,而发铅同位素比值则无显著性差异;2、发铅同位素比值与血铅同位素比值有显著性差异,即同体血、尿、发铅指纹存在差异现象。 结论:1、北京市城乡两地的血铅污染程度近似,但源不完全相同;2、人体不同组织器官对不同铅同位素可能具有选择性蓄积;3、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发铅作为人体铅蓄积及铅指纹的生物标志物可行性。

血铅浓 发铅浓 同位素比值 指纹特征 铅污染监测

刘景秀 王晓燕 曾静 陈曦 王京宇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083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083 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生命元素组学实验室,北京 100083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083 2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生命元素组学实验室,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2007年全国铅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54-158

2007-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