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水晶巴丁鱼的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水晶巴丁鱼(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属鲇形目,鱼芒科,鱼芒属。原产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江河、湖泊,是东南亚国家主要的养殖对象,属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水晶巴丁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口味鲜美,鱼冰冻后肉味口感不变,深受消费者欢迎。2000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从马来西亚引进水晶巴丁成鱼,养成亲鱼后进行人工繁殖,取得了成功。近年来已有学者对水晶巴丁鱼的养殖和繁殖技术进行报道。而对于水晶巴丁鱼的生物学研究较少,尤其是有关其早期发育的研究则未见报道。作者于2007年对该鱼的生物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其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指出水晶巴丁鱼的卵子属于多黄卵,个体小,而且细胞膜薄。由于水晶巴丁鱼的卵是沉性的微枯性卵,所以在人工孵化的时,要创造流水条件,保证孵化水中充足的氧气,以避免沉于底部的卵因缺氧而死亡。

水晶巴丁鱼 胚胎发育 生物学研究 多黄卵 微枯性卵

申玉春 苏秋生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 湛江 524025

国内会议

2007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海口

中文

255-260

2007-1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