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澳大利亚黑鲍(Haliotis rubra)的遗传结构

应用微卫星和线粒体DNA-RFLP技术研究了南澳大利亚四个黑鲍(Haliotis rubra)自然群体和两个推定的棕鲍(Haliods conicorpora)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分化。结果表明虽然在几个位点上有由于哑等位基因而引起的纯合子过量,但所有的群体都具有高水平的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六个群体也具有中等水平的线粒体DNA的变异,平均为80%的基因变异。虽然有高水平的遗传变异。我们并没有检测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用微卫星的方法检测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FST)为0.000-0.013,用线粒体DNA-RFLP的方法检测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FST)为0.000-0.075。不论在空间尺度上还是在推定的物种水平上,分子变异分析也都揭示了非常低的遗传分化水平。两种方法都揭示了六个群体间非常低的遗传分化水平,因此认为南澳大利亚黑鲍群体为随机交配群体模式。此外,我们并没有分子证据证明来自南澳推定的棕鲍属于独立的物种。

黑鲍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线粒体DNA

黎中宝 Sharon A.Appleyard Nicholas G. Elliott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厦门 361021 澳大利亚CSIRO海洋与大气研究所,1538,霍巴特,塔斯马尼亚 7001 澳大利亚CSIRO海洋与大气研究所,1538,霍巴特,塔斯马尼亚 7001

国内会议

华东地区2006年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武夷山

中文

174-178

2006-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