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脱落细胞端粒酶及其反转录酶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脱落细胞端粒酶及其反转录酶检测对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意义。 方法:用银染色端粒酶重复扩增法(TRAP)测定24例子宫内膜癌、17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4例生理性子宫内膜(其中13例增殖期子宫内膜、11例分泌期子宫内膜及10例萎缩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及相对应的阴道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同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以上检测物中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mRNA。 结果:阴道脱落细胞端粒酶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47.1%,35.3%,对应的hTERTmRNA表达率分别为79.2%,35.3%,23.5%。阴道脱落细胞与子宫内膜组织的端粒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797,P<0.001),阴道脱落细胞与子宫内膜组织的hTERTmRN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也很好(Kappa=0.806,P<0.001)。子宫内膜癌患者阴道脱落细胞端粒酶及hTERTmRNA表达率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67),与生理性子宫内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67),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生理性子宫内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67)。阴道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有较高的灵敏度,而hTERT mRNA检测有较高的特异度。 结论:阴道脱落细胞端粒酶及hTERTmRNA检测可以作为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无创性检测的辅助指标。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子宫内膜癌 阴道脱落细胞端粒酶 辅助诊断
赵群 张晓薇 周俊宜 邓小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五病房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52-359
2005-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