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部人”控制、国有股减持与“三会”建设——基于伊利股份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部分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的“暗箱MBO”操纵为例,探讨了国有企业在股权结构变迁中出现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揭示了监管失效下的上市公司股权均衡的虚假性。案例剖析发现,股权制衡与股权分散并没有使伊利集团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而恰恰是在股权分散过程中出现的内部人“一权独大”的个人集权现象降低了企业治理效率。我们研究认为,在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完善的条件下,对国有股减持不能一概而论。由于企业内外监督机制的有名无实,减持国有股并不能有效解决公司治理问题,一味追求国有股减持会导致对内部人“一权独大”行为的失控,从而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因此,积极探索国有股如何成为公司治理中的正面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有企业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国有股减持 监督机制

朱勇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2005年中国欧盟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

重庆

中文

639-654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