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部地区就业基本态势与对策研究

本文对西部地区就业基本态势与对策进行了研究。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失业人口比重大,发展与就业已成为西部地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两个主要内容。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西部地区的就业问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区域性错位,其中2000年劳动力分布集中的四川、广西两地分别达到5 822万人和2 991万人,而地域辽阔的新疆、青海、西藏分别只有1 312万人、358万人和168万人,劳动力密度相差20多倍。与劳动力资源分布正相反,劳动力稀缺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是生态产业、交通运输业及有关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地区,对相关劳动力的需求数量较大。究其本质而言,其就业矛盾产生主要原因在于城乡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因而形成城乡就业“二元”结构。城镇的劳动力不愿降低“身份”去乡村就业,而乡村劳动力由于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进入城镇遭遇制度壁垒,导致城乡结构性失业严重。而且,由于无法实现人力资本的城乡共享,使得城乡就业创造不能有效实现。

劳动就业 就业结构 人口社会学 人口经济学

刘家强

国内会议

2005年中国区域人口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吉林市

中文

271-280

2005-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