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逆行隔离灌注化疗可减轻对大鼠肝脏的毒性及药物的泄漏

目的: 采用大鼠肝脏隔离灌注模型探讨逆行隔离灌注(RIHP)较顺行隔离灌注(IHP)能否减少正常肝组织损伤及化疗药物外周泄漏率.方法: 将90只体重300~35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经肝动脉及门静脉灌注乳酸林格氏液,以下腔静脉静脉为灌注液流出道;B组行IHP,经肝动脉灌注含有350mg/kg的氟尿嘧啶(5-Fu),门静脉灌注乳酸林格氏液,以下腔静脉静脉为灌注液流出道;C组行RIHP,经肝动脉灌注含有350mg/kg的氟尿嘧啶(5-Fu),经下腔静脉灌注乳酸林格氏液,以门静脉为灌注液流出道.术后1、3、5、7天分别行血清ALT测定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B、C组术中外周血药浓度.结果: 三组术后3天存活率分别为90.0%、86.7%、90.0%,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血清ALT均在术后第一天达到峰值,A组为(481.6~207.6)umol/L;B组为(1641.6~658.0)umol/L;C组为(913.0~353.5)umol/L.B、C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显著高于C组(p<0.05).B组与C组术中外周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131.2~29.4)ug/ml和(65.3~28.4)ug/ml.两组外周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后肝脏病理改变较轻,术后7天基本恢复正常;B组术后肝脏病理学改变相对严重,术后7天局部仍可见坏死灶;C组术后肝脏病理改变后较A组严重,但较B组轻,术后7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RIHP较之IHP能够显著减轻化疗药物对正常肝组织的毒副作用和药物的外周泄漏,有望成为一种对肝癌更加有效安全的区域化疗方法.

肝脏毒性 隔离灌注 肝组织损伤 药物泄漏 化疗药物 毒副作用

房炯泽 陆才德 黄静 吴胜东 卢长江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 315040

国内会议

第13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

宁波

中文

88-92

2009-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