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

目的:评价《实体瘤的中医肿瘤疗效评定(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中医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评价应用中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Ⅲ~Ⅳ期NSCLC病例共104例,其中中医组53例,西医组51例,同时采用《草案》和RECIST标准对2组进行疗效评定,分析、比较2种不同标准评定的结果。 结果:①按照《草案》标准,中医组瘤体缓解有效率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瘤体稳定率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组乏力症状明显改善,疗效优于西医组(P<0.01);中医组卡氏评分疗效显著优于西医组(P<0.01);总疗效方面,中医组总有效率、总稳定率略高于西医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生存情况,中医组中位生存期为(8.0±1.2)月,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0.38%、24.53%、3.77%,西医组中位生存期为(5.9±0.4)月,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1.18%、15.69%、1.96%。⑨2标准评价结果比较,纳入104例患者中,按照RECIST标准,总有效率为9.62%,总稳定率为72.12%:按照《草案》标准,总有效率为34.62%,总稳定率为84.62%,2标准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标准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分析表明2种评价结果存在一致性,但一致性不够理想。 结论:以《草案》标准评价中医药治疗晚期NSCLC疗效,其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中医疗效特点和优势,较之RECIST标准更为客观和全面,建议逐步完善后在临床推广应用。

疗效评价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药治疗 恶性肿瘤 临床应用

薛暖珠 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国内会议

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暨第三届CGOS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22-128

2009-04-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