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药指纹学发展历程

早在7000年前中国和叙利亚就开始应用指纹作为身份鉴别的工具,中国被公认为是利用指纹最早的国家,但中国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指纹学。中药面临着伟大复兴,回顾历史,开创中药指纹学体系,把中药发展为世界性医药文化的主体之一,是当代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指纹学始于1684年,以英国生物学家内赫米亚发表最早的指纹学论文为标志;1880年,英国弗德拉斯医生和生物学家赫谢尔阐述指纹特异性时指出指纹由勾、眼、桥、棒、点等纹线组成,其种类在1后面要加60个0;1892年,弗朗西斯·盖尔顿对指纹作了更为详细的分类、鉴定,并指出可运用于法医学,同年,瓦泽蒂西第一次用指纹破案,是世界上第一次采用指纹作为法庭证据;1905年后指纹学走上了专业化研究道路,1911年-1915年确定了指纹鉴定标准;1960年至今,利用计算机建立指纹数据库和发展自动指纹识别系统,每秒可进行6万多次指纹比对;2005年,以扫描仪检测指纹中化学物质,把传统指纹以图形鉴别为主推进到同时检测其化学成分分布。指纹的特征性和恒定不变性成为鉴定个体的最好特征,指纹学方法和理论也为其他学科的鉴定学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中药指纹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

中药 指纹学 指纹图谱

孙国祥 王璐 宋宇晴 毕开顺 孙毓庆

沈阳药科大学 沈阳 110016

国内会议

第十七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

长沙

中文

1145-1147

200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